当前您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 > 正文

非遗技艺融入劳动教育

——后勤保障处与艺术学院联合开展钩针编织暖心课堂

时间:2025-05-18 浏览量: 作者:

(通讯员:王晶)5月15日,一场细雨为校园增添了静谧氛围,流芳校区8号教辅楼学生活动中心内却暖意融融。由后勤保障处学生宿舍服务管理中心联合艺术设计学院主办的“钩住时光 编织心绪”钩针编织艺术小课堂在此举行。活动以“劳动教育+心理疗愈”为主线,邀请宿管阿姨作为传承非遗钩花技艺的民间匠人,引导同学们在经纬交织中感受传统手工艺的温度。

后勤保障处党总支书记贵艳在开场致辞中表示:“劳动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。宿管阿姨从宿舍守护者转变为非遗技艺传承人,用手中的钩针串联起传统技艺与现代校园。这既是后勤践行‘三全育人’的创新探索,更是让劳动教育回归生活本真的生动实践”。

主讲宿管员曾阿姨身着工装,手持钩针细致地示范基础针法。“先打活结,钩针绕线要带点巧劲,就像我们整理宿舍床铺那样,耐心和细心缺一不可”。曾阿姨边演示边讲解,将日常生活经验融入教学。艺术设计学院学生小李感慨:“平时熟悉的宿管阿姨,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手艺,太厉害了。”

同学们围坐成圈,在阿姨们手把手指导下开启编织之旅。从最初毛线打结的手忙脚乱,到逐渐掌握“一钩一绕”的节奏,大家在重复动作中感受着“指尖正念”的疗愈力量。学生宿舍服务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穿梭其间,协助解决编织难题,还贴心的准备了茶点,让大家在轻松惬意的氛围中感受非遗技艺的魅力。

此次活动是后勤保障处推进劳动教育生活化的创新实践。通过挖掘宿管团队的民间技艺资源,将宿舍服务场景转化为劳动教育课堂。宿管中心负责人介绍,未来还将开发“宿舍里的手作课”系列活动,邀请后勤职工分享生活技能,构建“生活即课堂、劳动即教育”的育人模式。

这场持续 3 小时的沉浸式体验,不仅让非遗钩织技艺在青年学子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,也在后勤保障部门与学院的协同育人中,绘就了全员参与、全过程浸润的劳动教育新图景,为我校劳动教育提供了新思路。

审稿:贵艳